首页新闻

首页新闻

从年报披露变迁探索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之路

时间:2022-07-26 来源:宁夏英力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随着2022430日上市公司年报披露日期的结束,中国4700多家上市公司纷纷登台亮相。通过阅读2021年度各上市公司的年报,“双碳、节能、环保、规范治理、创新、战略、科技、智慧化”等词汇频频出现,折射出了当前上市公司面临内外经营环境和改革发展方向。

设立证券交易所至今也有30多年的时间,三十年弹指一挥间,上市公司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上市公司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本文从上市公司年报编制要求披露内容变迁的角度,探讨分析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之路。

一、上市公司发展趋势分析

从年报披露要求及内容的变迁分析,2021年报披露逐渐呈现出全面性、时代性的特点,共性特征和个性特征共同展现。反映出上市公司在发展过程经历了八大转变。

(一)治理层面的转变

从单一层面到立体层面,原有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营层的治理结构逐步完善,独立董事的引入、党委入章程,职工董事、职工监事在上市公司治理权责更加明晰,上市公司治理的主体趋于多元化,有效促进了上市公司治理体系完善和治理能力的提升,上市公司治理层面的乱象大幅减少,规范运作、科学高效的理念已深入公司治理之中。

(二)发展理念的转变

从各行业头部企业的发展之路分析,发展质量较高的上市公司已完成了从生产管控型到经营管理型再到战略引领型的转型。绿色节能、科技引领、智慧依托、专注主业成为各上市公司发展的主线,行业的头部公司大多都有明晰的发展战略,逐年分解落实,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完善。

(三)企业内生动力的转变

回顾中国上市公司的发展,初期主要靠生产性资源的占有,谁有资源,谁发展得就快。上市公司的主要精力在抓生产、抓内部管理,随着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转化为抓市场、抓经营。现阶段重点在抓战略、抓科技创新、抓人才队伍建设。除去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外,企业发展已从有形资产的驱动转向无形资产驱动转变。

(四)管理要素的转变

企业管理要素由机器、物料转向人员、内外部经营环境,企业的外部约束已成为影响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企业会因为国际、国内的突发事件、出台的政策法规、行业标准等调整经营战略和内部管理。

(五)管理组织模式的转变

互联网、5G、物联网、中国智造2025、工业4.0概念的提出与飞速发展,技术的革新成为重塑管理的核心因素,企业的管理形态和生产方式因此而改变,以上技术在企业的运用催生了更智能、更快捷、更柔性的组织形态,诸如ERP、一体化管理系统、智能设备的普及应用的运用,企业组织架构由单一直线职能向矩阵式的形态转变,工作的处理单一方式向批处理方式发展,企业管理模式由烟囱型向平台型转换,组织模式和新兴技术实现了深度融合,企业生产经营指挥决策系统的智能化和智慧化成为现实,企业运营向智运营慧化方向发展。

(六)财务管理目标的转变

上市公司经过30多年的发展,由股东财富最大化到企业利润最大化再到利益相关者的协调发展转变,共享、共建、共治的理念成为共识。

(七)管理者角色的转变

企业管理内容的复杂性、组织架构的多元化,要求企业各层管理由单一角色向全能角色发展,企业不仅需要成本杀手、市场能手,更需要企业舵手,高层管理者成为企业发展重要影响因素,企业更加需要企业家精神,

(八)价值模式的转变

企业由以内在价值创造向内外价值均衡发展,更加注重利益相关者的统筹协调,履行社会责任、ESG的践行,企业逐渐成为共享平台,企业的各方参与者成为命运共同体。

二、提升高质量发展的策略及建议

上市公司是资本市场的基石,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是推动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我国上市公司数量显著增长、质量持续提升,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但也要看到,上市公司经营和治理不规范、发展质量不高等问题仍较突出,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还存在差距。通过2021年度各上市公司年报的对标分析,提出提升高质量发展的策略及建议。

(一)强化组织建设,完善治理体系

强大的公司需要强大的董事会,克服以董事会为核心的决策向公司内部经营层转变,明确各治理主体的职责权限,避免内部人控制。完善董事会建设,要选好董事会成员,董事会重点抓战略,抓治理体系建设。促进经营层转型,由生产管控型向战略经营型转变,经营层重点抓市场、抓经营、抓管理、抓落实。在股东层面,引入积极股东,构建长期战略的合作,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二)抓牢基础管理,巩固治理能力

要通过构建有效的治理机制和内控制度,平衡好各治理主体、股东与管理层、大股东与中小股东、公司与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形成健全的激励约束机制,为企业价值创造提供保障。提升公司的治理水平,一方面要靠法治思维和法治手段,加强学习上市公司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完善公司内部控制休系,进一步明确相关方权责关系,促进形成规范、有效的治理机制;另一方面,加强自律管理,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行为要规范,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公司治理水平有更大提升。

(三)加强战略规划,提升战略引领力

资本市场既有大而优的行业“巨头”,也有小而美的细分市场冠军,无论哪种类型,都要聚焦主业。发展规划一定要聚焦主业、稳健发展,着力提升发展的效率和效益。强化战略引领,长期和短期相结合,将战略规划分解为产业规划和年度规划,并逐年抓好落实。经营企业要坚持长期主义,战略要贯穿于企业经营的全过程,绘一张蓝图,久久为功,企业终得善果。

(四)加快科技和智慧化建设,提升创新能力

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处于核心地位,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出路。增强创新能力,对企业不仅是发展问题,更是生存问题。从已经披露年报的同行业公司分析,加速提升创新能力和科技研发已经成为促进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重要推动因素,在组织架构的设计和科技人才队伍配置上要进行优化,切实增强创新能力,引领经济转型升级。

(五)抓好平台协同,促进良性互动

当下技术、互联网、资本是企业发展的“三维空间”,利用资本运营解决企业发展问题成为常态化操作。高度重视资本运营与发展战略的匹配性,将资本运营作为企业的经营要素来抓,一是重视,二是运用,三是抓好协同,就是“战略+资本”、“产业+资本”的协同。资本运营是战略实现的手段之一,资本运营工作以发展战略为引领,坚持系统推进的原则,以经营质量规范管理为基础,以项目规划建设为主要载体,做好资本运营工作。上市公司的发展,离不开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的强有力支持,上市公司要强化与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战略产业的协同,通过体外培育、优质资产注入等方式,达到融合效应。

(六)加强政策研究,提高抗风险能力

要加强行业景气周期与企业发展周期研究。从2021年各上市年盈公司年报分析,企业只要能跟上社会和行业脚步,都能够盈利。企业发展能力很大程度受制于风险控制能力,要努力练好内功,有效应对疫情、能耗“双控”等新政策的影响,防范和化解各种风险,不断增强公司韧性,推动上市公司稳健发展。

(七)综合施策,提升回报能力

上市公司质量的提升,最终要体现在价值创造和价值分配能力上。要继续通过现金分红等方式增强对股东的回报,提升投资者的获得感。同时还应加强对其他利益相关者诉求的关注,努力为员工搭建更好的发展平台,为客户创造更好的产品,为债权人提供更坚实的履约保障,为国家贡献更多的税收,为社会留下更好的生态环境,在与社会的良性互动中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作为公众公司,必须牢记“上市”初心,上市不仅仅是为了融资,更重要的是通过上市来完善治理、提升竞争能力,更好地回报股东和社会,要遵循公众公司的特点和发展规律,始终坚持共建、共治、共享的理念,引领好企业的发展方向,带动企业向更高水平迈进。